除了打包行李之外,必做的行前準備:機票、簽證、待辦清單

對我來說,旅行從決定好目的地的那一刻就開始了,機票、簽證和各種行前準備,都是旅行的一部分,也是會影響出遊的心情、順利程度很重要的部分

來分享從第一次排行程到現在養成的習慣、會用的網站和 APP,還有我會注意的地方

 

文章目錄

01、機票

02、簽證

03、代辦清單

 


✏️ 機票

 決定目的地、天數 

→ 除非是要看特定景象 ( 極光、動物遷徙… ),或是有想做什麼體驗 ( 熱氣球、和鯨鯊共遊… ),不然不太會考慮季節,天災人禍沒辦法預測,只能既來之則安之,不過一定會避開戰亂、齋戒月、選舉、傳染病三級警告地區… 任何不適合遊客、容易發生衝突的時間和地方

→ 不用上學、沒工作的時候,我喜歡 10 天以上的旅行,一次走完我有興趣的地方,畢竟下次再去可能是很久以後了,想要讓遺憾少一點

 

 確定日期、比價 

→ 對於搭哪間航空沒有頭緒的時候,會用 Skyscanner,有用過 Google Flight、Momondo、Trip.com等等,不過最後還是回頭用 Skyscanner

傳航、廉航都會搭,考慮航班取消機率、行李件數和重量、航程長短、預算,綜合選擇最適合的,不過有時候因為想搭搭看不同航空,會選擇特定航空公司,直接進航空公司官網訂機票

 

→ 查詢各種日期區間、時間、航空的組合價,我習慣手寫記下來一起比較 ( 抱歉字很亂>< ),貴的劃掉!時間不優的劃掉!

機票比價

 

→ 預算內可以選擇的話,對我來說最理想的是:

• 去程 – 白天抵達:有任何狀況都比較好解決,而且最好從機場到達住宿點的時候,是已經可以入住的時間,就可以把行李放在飯店,不用拖著走

• 回程 – 傍晚到家:把行李、自己都整理好,好好休息沉澱、整理照片,有點像是完整結束旅遊的儀式感

 

→ 買機票 99% 都是直接從航空公司官網或 APP 訂機票,1% 是請旅遊業的朋友代訂,沒有使用過其他第三方網站訂機票,各位網友們的災情看多了,我會怕 (˃̵ࡇ˂̵) 也不想給自己找麻煩~訂完之後,會再去銀行戶頭確認是不是有扣款、扣了多少錢

 

 機票 APP 

→ Blay:疫情前用 Blay,不過疫情後再打開發現不能用了😢 那些曾經的紀錄啊啊啊!

→ App in the Air:親妹推薦我的,還好我出國都有做檔案、拍機票的習慣,花了一點時間把所有的照片、資料翻出來,所有的機票紀錄都加進去,很有成就感!

app in the air

 

⭕ 喜歡的功能 ⭕

• 2D / 3D 地球顯示飛過的航線,還可以把地球用 AR 的方式呈現在平面上、改成白天或夜晚模式

• 登機牌/特殊成就,有達成的就會變成彩色😍

• 統計功能,可以清楚看到哪一年搭過哪間航空、去過哪個國家、搭過哪種機型

 

❌ 困擾的地方 ❌

• 撈不到多年前的航班紀錄,很多都要手動加入,如果不知道起飛、降落時間的話就要自己推算

• 飛機時間不一定準確,年初去的越南是用掃登記證的方式登錄的,不過顯示的來回時間完全不對,要手動更改

• 有些紀錄沒有航空公司的 logo,這不影響使用,但是就是想看到那個圖啊

 

✏️ 簽證

 辦理 

帶親朋好友出國的話,會一併處理大家的機票、簽證,或大家約好同時間處理:

1. 順便確認大家的護照效期

2. 統一進度管理,才不會忘記弄

3. 可以多一個人檢查資料

不管是填資料,還是拿到機票和簽證後,都會一起做雙重甚至三重檢查,這樣如果還能出錯,只能說是天要亡我 (-‸ლ)

 

 列印 

→ 電子簽證、紙本簽證:拿到電子 / 紙本簽證之後,會連同機票一起印出來

起初覺得機票沒印也沒關係,反正手機有檔案~但是我的親妹很容易在移民官、海關那各種卡關、被問話、被攔住,曾經想拯救她結果手機不給力 ( 還好移民官放她通過 ),後來我絕對都會印!

→ 落地簽:要辦落地簽的話都要檢查好多次文件、照片、錢有沒有漏掉,堅決不能雷到自己!裝重要文件我盡量不用 L 夾,因為開口太大,如果照片什麼的掉了也不知道,會用只有一個短邊開口,或是可以封口的資料夾

 

✏️ 代辦清單

這裡寫的是可以提早安排、處理的事物,不是打包清單

代辦清單

 

 醫療相關 

• 要去的國家要打什麼疫苗?

避免副作用影響,如果是我的話,會至少提早 2 -3 週施打

• 打完疫苗要帶證明書嗎?

• 跟有慢性疾病的人出國,除了提早領藥,藥品清單、處方箋要帶嗎?

 

 國際駕照 

想在國外開車、騎車一定要有,不過有的國家不承認台灣的國際駕照喔!要查清楚每個國家、每個州的規定,還有道路規則

 

 保險 

旅平險、不便險網路上很多整理跟比較的文章,我會預設這趟旅行中,高機率會遇到什麼樣的狀況,看哪支保險內容最符合我的需求,順帶留意一下如果真的出事了,在國外要拿什麼文件證明

目前還算幸運,保了也沒有用到,算是買一個心安

 

 SIM 卡 

我通常會從蝦皮買 SIM 卡,沒有固定買哪一間的,目前用過的卡片都沒遇到問題,網路也都很通順,降落後等待下機的時間剛好用來換卡、報平安

當地機場也可以買 SIM 卡,不過我很怕排隊、一堆流量方案聽的霧煞煞、現場人員沒設定好、機場 wifi 很弱等問題,提早準備好我比較安心,wifi 機對我來說不是很方便,所以沒考慮過,eSIM 倒是想在下次出國的時候試試看

 

 購物 

想帶什麼應景的衣物、道具,或是轉接頭、藥物、分裝袋等旅行用品,都是需要提前準備的,如果收行李的時候才突然想到,可能會來不及買,覺得很常看到的東西,偏偏在你出國的前幾天都會找不到,或是根本不適用 ( 比如說之前買的泳衣穿不下了、看不順眼了 )

我是不推崇到當地再買的,除非那個國家我很熟,或是買東西真的超方便,不然找不到的話不是很頭痛嗎?心裡要一直掛念著某樣東西,也沒辦法好好玩、好好逛

 

 換外幣 

→ 在台灣

• 至少會換 100 美金 ( 當備用金 )、落地簽、入境費等必需的費用放在身上

• 有時候會跟回國旅客換錢,各取所需剛剛好,不過要小心詐騙

 

→ 在國外

通常會在當地機場換一點交通費用,再去其他匯率好的地方換旅費,不過機場匯率沒有太差的話也會直接在機場全換,省下尋找換匯所、再次換錢的時間

 

 信用卡、金融卡 

開通海外刷卡功能、確認交易密碼

曾經在國外開戶,結果要刷卡的時候,想不起來當初設定的密碼,密碼雖然是固定用某幾組,第一次按錯的時候還是慌了一下,還好按第二次就正確了😅 感謝當初自己沒有假會 ( ㄍㄟ熬 ),來個特別的密碼

 

 整理外表 

整理頭髮、染燙、美甲、做臉都需要預約,美美的出國心情更好 ( ´͈ ᵕ `͈ )◞♡ 不過我不會想說既然要出國了就來點特別的,也不會做大幅度的改造

依照自己習慣的樣子、去習慣的店家,好好整理自己而已,不然頭髮、指甲做壞了、肌膚出狀況都會影響心情,除非~我就是特別想在當地體驗某項服務,才會安排在出遊行程裡 ( 比如去日韓染燙、去東南亞做指甲… )

 

 APP 

下載當地常用 APP,提早註冊、熟悉介面,有些 APP 需要手機認證、收驗證碼、綁定信用卡等等,這些提早弄完就不會手忙腳亂,而且出問題還有時間解決、問人

 

 備份 

習慣出國前備份相簿、檔案放在雲端和硬碟中,我的證件、文件也都有掃描或另外存檔,如果真的都被偷走了,至少文件還能找地方印出來,尤其手機不見對我來說會超麻煩,各種資料、回憶都在裡面啊!!

 


 

以上過程跟寫考卷一樣,以為檢查完沒問題了,但還是有可能會出現各種離奇的狀況 (ᯣ _ ᯣ) 既然沒辦法保證萬無一失,至少我努力把出錯率降到最低!

哞哞
哞哞

日本打工度假中🗻